发改委“翻旧账”倒查13年 悬赏最高十万
9月23日,海口市发改委发布公告,从本月到2026年12月,公开征集海口市招标投标领域问题线索。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国有企业采购等四个领域的项目,各类交易主体在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在监管服务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海口市发改委的做法不是孤立的,各地发改委都在进行招投标治理。
江西省从7月底开始复查2012年11月以来全省范围内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国有企业采购等四个领域的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
湖南省发改委则主要锁定建筑工程招标领域,鼓励举报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包括: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操纵招标评标,组织其他投标人或参与串标围标,投标人之间买标卖标,以及黄牛掮客活动等行为。
对于举报查实的,还给予最高十万赏金。
不仅省市,区县级发改委也开始了征集违法违规问题线索,重庆市江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23日发布公告,开始征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其中包括:招标人明招暗定、先建后招、虚假招标、招小建大,投标人弄虚作假谋取中标,租借资质,弄虚作假,评标专家收受或索取评标劳务报酬以外的财物私下串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作为等行为。
特别严查“标霸”“标王”“陪标专业户”等有组织地恶意竞标,操纵招标投标市场等行为。
除发改委以外,其他管理部门也开始回溯追查以往的招标项目,巴东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从今年5月就开始征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攻坚行动违法违规问题线索。
包括招标人规避招标、设置门槛、明招暗定问题。主要表现:应招不招,肢解项目,擅自变更招标方式,先建后招;设置特定资质、业绩要求,为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制”“萝卜招标”;泄露招标信息,内定中标人,干预评标结果等问题,以及投标人串通投标、弄虚作假。
特别严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干预和插手招标投标活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力为亲属、特定关系人在招标投标方面谋取利益。